物种:Mus musculus(Mouse,小鼠)
来源: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肝癌细胞(HepG2-1uc)原位成瘤
模式动物品系SPF级Balb/c-nude 裸鼠,健康,雄性,5W,体重为18g~20g.
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
4-6 weeks
目前在肝癌研究中多采用异体移植法将肿瘤细胞株注射到动物皮下形成局部瘤块来构建移植瘤模型,相比机体原发性肝癌的形成及病理生理学变化仍有一定不同,通过向裸鼠肝脏注射肝癌细胞建立肝脏原位肿瘤模型,观察其原位瘤成瘤的过程及状态,能较好的模拟人体肝癌生长过程,为进一步抗肝癌免疫研究提供实验动物模型。
1.细胞株:荧光素酵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Luc.
2.裸鼠肝脏原位成瘤模型的建立:
(1)将标准条件下培养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pG2-Luc 细胞消化、高心,将所得的约5x106个细胞溶于0. 1 mL DMEM 培养液待用。
(2)使用3%戊巴比妥钠麻醉小鼠,待麻醉生效后,开腹暴露肝脏,用1ml胰岛素注射针取准备好的细胞注射于裸鼠肝脏内,用5-0丝线缝合伤口,活力碘消毒伤口,将裸鼠放在加热垫上,待清醒后正常饮食饲养。
3.荧光活体成像检测:在成瘤后对裸鼠进行生物发光活体成像检测,成像前使用3%戊巴比妥钠麻醉小鼠,再通过腹腔注射3mg底物 1uciferin,底物注射后20~30分钟后进行生物发光活体成像检测。
HepG2-1uc原位成瘤可用于研究肝癌转移的过程